2)第1276章粗粮出关_崇祯十七年秋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许多旱地,都能产出粮食。

  明朝这些年仓库储备,已经明显增多了许多,就算某一地,发生大规模的饥荒,也足有能力赈济。

  早在番薯推广之时,明朝就下令不许任何人将番薯带入北方,之后的苞谷和土豆,也被列入了禁止运送的名单之中。

  各个关隘一旦发现有人私自携带前往金国,官兵将立刻锁拿,经过审问之后便可问斩。

  这条刑罚可谓极重,震慑力很强,不过人为财死鸟为食亡,这两年来因此而死的人,却依然不在少数。

  其实番薯在明朝推广之初,清廷的密探就得到了消息,但是多尔衮更加关心明朝的火器,因而并没有注意此事。

  金国之前并没有得到这方面的消息,不过在满清灭亡之后,大批清廷的密探,转而效力大金,许多原本不被清廷重视的事情,却被金国翻了出来。

  当然金国能注意此条情报,主要还是因为金国的粮食产量到了一个瓶颈。

  虽然金国大力开荒屯田,但是金国能耕种的土地毕竟不多,而且麦子每亩的产量也很有限。

  金国上下的粮食产量,只是勉强自足,这就扼住了金国发展的命门。

  现在金国采取魏武一样的屯田手段,军屯已有六十多万户,这个数目看似很庞大,军队数量众多,但这种兵农结合,种地多过打仗的农兵,战力实在堪忧。

  这种农兵,在精锐的职业军队面前,就是乌合之众。

  金国想要训练更多的精兵,就必须让农兵脱离生产,但是受粮食产量,特别是土地的限制,金国不可能有太多的粮食,来训练脱产的精兵,也不可能有太多人,去开矿,从事商业。

  粮食的问题,限制了金国的发展,而当金国知道明朝有这些能在旱地种植的高产作物之后,怎么会不动心呢?

  这时在广元境内,可以看见许多带着斗笠的百姓,正在开垦旱地,收获果实。

  傅有春与傅有年两人,扮成小伤人,牵着两头驮着货物的骡子,在道路上缓慢前行,不时用目光打量着道路两边劳作的百姓。

  两人见他们顺着番薯的藤子,不时从地里挖出一个个又红又肥的番薯,然后用框子运到道路边上,片刻就堆了一大堆,不禁交换了一下眼神。

  这时两人牵着骡子,顺着道路走到了一名坐在路边,用斗笠扇着风,歇息的老者旁边。

  傅有春便给傅有年使了个眼色,傅有年便将骡马的绳子交给傅有春,然后做到老者旁边坐下,笑着说道:“老人家,今年的收成不错啊!”

  “是还不错,就这一季,下半年就够吃了。”老者扇着风道。

  “这就是那个番薯吧,产量居然这么高,种起来一定很麻烦吧!”傅有年边说边从怀里掏出一把枣儿来,递给老者道,“老人家尝尝,可甜了。”

  老头抬头看了他一眼,不禁问道,“

  请收藏:https://m.rmfoa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